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激素波动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月经周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引起情绪低落。
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会导致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影响心情。
血糖水平过低可能使人感到疲倦和易怒,进而引发心情不佳。
2.心理因素:
潜在的压力或焦虑可能逐渐累积并表现为突如其来的心情低落。
长期负面情绪未得到有效释放,也可能导致偶尔的情绪崩溃或不良体验。
自我要求过高,或者在某些事情上感到挫败,也会影响情绪状态。
3.外部环境:
天气变化,例如阴天或长时间缺乏阳光照射,可能导致“季节性情感障碍”,从而影响心情。
突发的事件,例如听到令人失望的消息、与他人发生争执等,会直接影响短期情绪。
环境嘈杂或生活节奏过快可能增加心理负担,触发负面感受。
4.潜在健康问题:
某些身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等,可能间接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机制。
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也可能表现为情绪的突然波动。
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学会识别自身是否存在上述诱因,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规律性,调整作息、合理饮食,并适当放松压力。如果情绪低落持续数周或者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考虑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