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晚上就情绪低落

2025-03-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晚上情绪低落可能与生理节律、环境变化以及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

1.生物钟影响

人类的情绪受昼夜节律调控,白天阳光充足时,人体会分泌较多的血清素,这是一种能让人感到愉悦的神经递质。而在晚上,尤其是缺乏光照的情况下,褪黑素分泌增加,帮助身体进入休息状态,但可能伴随情绪低落和疲惫感。

2.光线不足

研究表明,光线的强度直接影响情绪。在晚上或灯光昏暗环境中,因缺少自然光,人脑中与情绪和专注力相关的区域活性降低,从而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3.心理负担积累

白天忙碌的工作或学习可能会让大脑暂时忽略一些负面情绪或压力,而到了晚上,环境安静时,注意力转向内心,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容易涌现出来,导致低落感加重。

4.身体状态影响

身体在一天的活动后逐渐进入疲劳状态,体内的能量储备下降,可能引发情绪上的波动。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也会进一步削弱身体对负面情绪的调节能力。

5.孤独感增强

晚上通常是个人独处时间较多的时段,社交活动减少,孤独感和无助感可能会更明显,尤其对于长期感到孤独或有抑郁倾向的人来说,夜晚的负面情绪可能更为显著。

6.心理条件反射

如果曾经历过在晚上情绪低落的问题,大脑可能形成一种惯性,每当夜晚来临时便自动触发类似的情绪模式,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反应。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增加白天的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这一现象。如果情绪低落持续并伴随严重的功能障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问题恶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