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成年人的睡眠时长通常需要维持在7-9小时,以满足身体和大脑的修复需求。这一标准是基于大量研究得出的普遍规律,长期不足会破坏身体的内稳态机制。
2.长期睡眠不足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睡眠时间过短会导致血压调节异常,增加冠心病、中风等风险。有研究显示,每晚睡眠少于4小时的人群,其患心脏问题的几率可能比正常睡眠者高出15%。
3.大脑功能也会受到显著影响。尽管短期的主观感受显示“精神充沛”,但决策能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会逐渐下降。长期而言,睡眠不足与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的发生呈密切相关性。
4.免疫功能降低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深睡眠阶段,免疫系统会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修复组织、抗感染。如果这一过程被打断,罹患感冒、病毒感染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5.睡眠不足还会干扰代谢系统,引发肥胖、糖尿病及脂质代谢异常。研究表明,睡眠时间不足时,胰岛素敏感性会下降,长期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对于偶尔一两天睡少于四小时的情况,人体可能通过接下来的休息进行短暂补偿。长期维持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损害健康。建议评估实际生活与工作压力,合理调整作息,确保每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其他可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