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预防阶段:在此阶段,主要目的是预防近视的发生。建议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保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以及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数据显示,每天至少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
2.早期检测阶段:早期检测对于及时发现并干预近视至关重要。建议儿童在学龄前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之后每年定期检查视力。通过专业的视力检测,可以及早识别近视的苗头,以便采取措施。
3.干预阶段:当近视被确诊后,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减缓其发展。此阶段包括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接触镜,以及接受角膜塑形术等医疗手段。研究表明,角膜塑形术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加深。
4.监测阶段:在进行干预措施后,需要定期监测近视的进展情况。这包括持续的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测量,以评估当前干预方法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策略。
5.治疗阶段:如果近视发展至高度近视或出现并发症,则需要进一步的医学治疗,如激光手术或其他眼科手术来改善视力状态。高度近视可能导致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因此在疾病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近视防控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的管理与监测来保护视力健康。这一过程强调了早期预防、及时检测和适当干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