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引发的眼底黄斑病应如何调理

2025-03-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近视引发的眼底黄斑病需要通过控制近视进展、保护眼底健康和营养支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调理。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症状加重风险,延缓疾病进程。

1.定期检查眼底

高度近视患者患眼底黄斑病的风险较高,每半年至一年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通过眼底影像学技术(如OCT、眼底照相)评估黄斑区域是否存在出血、萎缩或新生血管,以便早发现异常。

2.控制近视发展

儿童及青少年可通过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减缓近视进展。对于高度近视成年人,可通过佩戴合适的矫正镜片或采取角膜塑形镜等方式,避免导致眼轴进一步延长。

3.防止视网膜病变风险

近视眼轴增长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裂孔或脱离,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潜水等,防止牵拉视网膜。如果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4.补充眼部所需营养

黄斑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适量摄入富含这些成分的食物(如菠菜、甘蓝、胡萝卜)能增强黄斑功能。深海鱼类中的ω-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有益于维持视网膜健康。

5.合理药物与手术干预

如果已经出现黄斑病变,如新生血管渗出,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以抑制血管异常增生。严重者可能需选择激光治疗或视网膜手术干预。

6.保护眼睛免受外界刺激

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会对黄斑造成伤害,可选择防紫外线的太阳镜进行防护。日常用眼时注意避免强光直射或过暗环境,保持适宜亮度。

做好定期监测和日常防护,可有效应对近视引发的黄斑病,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