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适应人群:如果为轻度颈椎退变、慢性颈椎劳损或姿势不良引起的不适,运动疗法通常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通过科学的运动可以逐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同时增强稳定颈椎的核心肌群力量。
2.不适用情况:
急性期患者:出现明显红肿、剧烈疼痛时,应避免运动加重炎症反应。
神经或脊髓受压:常见表现包括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此类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在未解除压迫前避免刺激性活动。
骨质疏松病变:如骨密度显著降低,运动易导致骨折风险,需要谨慎评估。
3.推荐的运动形式:
低强度拉伸:例如颈部前屈、后伸、侧屈等动作,每次保持5-10秒,每组3-5次,有助于缓解肌肉僵硬。
等长训练:通过对抗阻力(如双手抵住前额做轻微用力)激活深层颈椎肌群,减少颈部压力。
全身协调运动:游泳、瑜伽、普拉提等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间接缓解颈椎负担。
4.注意事项:
不宜过度:运动过程中避免大幅度旋转头部或长时间维持某一姿势,以免诱发症状加重。
坚持持续:运动效果需要长期积累,不建议短期过多增加强度。
专业指导:对于病情复杂者,建议先咨询康复师或医生,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运动计划。
在安全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提升颈椎健康水平并缓解不适,但需严密监测身体变化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