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概念与定义方面:
颈椎手法复位:主要用于治疗颈椎因外力或姿势不良导致的小关节错位或者牵拉伤,通过精准的手法将关节结构恢复到解剖位置。它较为强调生物力学原理,并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正骨:中医骨伤科的一种传统疗法,主要通过推、拿、按等手法调节骨骼、肌肉及关节的位置,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和调整机能的效果,其理论基础包括经络学说和气血运行学说。
2.操作特点:
颈椎手法复位:要求施术者对颈椎的解剖结构、关节活动度及其力学特性有详细了解。动作通常快速且幅度小,多是在瞬间完成矫正。常见的操作如“旋转复位法”。
正骨:操作一般较温和,幅度较大,注重通过循序渐进的手法调整全身平衡。它不仅局限于骨关节,还关注周围软组织的松解与功能恢复。
3.适应症:
颈椎手法复位:常用于颈椎小关节紊乱、轻度椎间盘突出引发的颈肩痛,以及颈部运动受限等情况。但对于严重骨折、脊髓压迫等情况需禁忌使用。
正骨:主要适用于骨关节错位、韧带损伤、软组织劳损等,但并不像颈椎复位那样专注于单一部位,可用于全身各个关节。
4.风险与注意事项:
颈椎手法复位: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韧带损伤、椎动脉撕裂甚至神经损伤,因此必须由专业医生严格执行,不可随意尝试。
正骨:虽然相对柔和,但若患者存在骨质疏松、肿瘤或感染,也可能因失误加重病情。
两者各自有适用领域,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由具备资质的人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