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视力清晰度:在正常情况下,眼睛的晶状体是透明的,使光线能够清晰地通过并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产生清晰的图像。白内障是一种晶状体混浊的病变,导致晶状体不再透明,光线被阻挡或散射,使得视网膜接收到的图像变得模糊。这种模糊可以不断加重,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2.色彩感知:正常视觉允许眼睛捕捉到自然和鲜艳的色彩,因光线能够未受阻碍地传递至视网膜。白内障患者常会注意到颜色的对比度降低,尤其偏黄色或褐色,这是因为晶状体的混浊改变了光线通过时的波长分布。结果,蓝色和紫色的识别尤为困难。
3.眩光和夜间视力:在正常视觉中,光线的调节能力较强,因此即使在亮光下或夜晚,仍能较好地看清物体。但患有白内障的人常对明亮的光源非常敏感,易出现眩光现象,并且夜间视力显著减弱,这可能影响夜间驾驶或活动。
4.双眼视差:正常视觉通常没有明显的双眼视差问题,但当一只眼睛受到白内障影响时,可能导致双眼视力不同,带来立体感和深度感的异常变化。
白内障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常见的眼科疾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会逐渐进展。治疗通常依赖于手术,通过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来恢复视力。在出现视力模糊、色彩变化或眩光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