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症状有哪些

2025-01-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病情分析: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大脑在发育过程中的损伤或异常而导致的永久性运动和姿势障碍。其症状根据受影响的大脑区域以及损伤的程度可以有所不同。

1.运动发育迟缓:大多数患有脑性瘫痪的儿童会出现运动发育比同龄儿童要慢的情况,例如坐、爬、走路等基本动作的掌握延迟。

2.肌肉张力异常:肌肉可能呈现出过度紧张(肌张力过高,称为痉挛型)或过度松弛(肌张力过低)。这种异常的张力可以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

3.不协调的运动:一些患者可能表现为不协调或不平衡的运动形式,比如无法精准地执行细微动作,这通常是由于小脑受累所致。

4.姿势异常:患者可能在静止或运动时显示出不正常的姿势,这可能涉及身体某一部分或全身,如手脚交叉、身体扭曲等。

5.非常规反射:新生儿期的一些反射在脑性瘫痪儿童中可能会持续时间较长,如抓握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6.言语和吞咽困难:由于口腔及喉部肌肉的控制问题,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说话和吞咽的困难。

7.感觉和感知缺陷:某些患儿可能伴有视觉、听觉或触觉方面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

8.智力或学习障碍:虽然脑性瘫痪主要影响运动功能,但部分患者可能还会有智力或学习上的挑战。

9.癫痫发作:约20-50%脑性瘫痪患者可能会经历癫痫发作。

脑性瘫痪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症状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依个体差异很大。及时的诊断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对改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