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的主要作用是放松睫状肌,使调节麻痹,以便更准确地测量屈光度和观察眼底。对于成年人,尤其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无需散瞳即可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据。
2.高度近视人群容易出现眼底相关病变,如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或玻璃体退化等。如果医生怀疑存在这些问题,为了更清晰地观察眼底结构,会建议散瞳。
3.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散瞳检查,例如配镜效果与实际视力矫正不符、近视度数快速加深、伴随眼部不适症状(如飞蚊症、光闪感)或排查潜在的其他眼病。
4.散瞳后可能引起短时间内视物模糊、畏光等不适症状,因此建议避免夜间驾驶或从事精细用眼活动。这种影响一般会在数小时至一天内恢复,具体时间因药物类型和个体差异而不同。
在是否需要散瞳的问题上,应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根据具体检查需求和健康状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