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到3个月,但也可能在几天到一年或更长时间内发作。掌握这一特性有助于理解感染风险。
2.早期症状:在潜伏期结束后,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乏力。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然而在咬伤部位附近产生的疼痛、瘙痒或刺痛感是重要警示信号。
3.进展阶段:若进入此阶段,患者可能会经历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焦虑、激动、异常行为、幻觉和流涎等。恐水症(对水的恐惧)和畏光症(对光敏感)也是典型表现。
4.实验室确诊:确诊需要进行专业的医学检测,通常是在专门实验室进行脑脊液、血液或皮肤活检等检测,以确认狂犬病毒的存在。
5.及时处理: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并在第一时间就医,接受狂犬疫苗注射和免疫球蛋白治疗,以大大降低发病风险。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100%致死,因此预防尤为关键。接触可疑动物后,及时采取措施并咨询医疗专家,对于保护生命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