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疫苗接种程序:标准的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一般包括多次注射,以确保体内建立足够的免疫反应。如果接种程序未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疫苗的保护效力可能不足。例如,仅进行初次接种而未完成后续加强针,会降低对狂犬病病毒的防护能力。
2.个体免疫反应差异:每个人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在接种后可能无法产生有效的抗体,从而导致免疫失败。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例如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可能更易发生疫苗接种后的防护不足。
3.病毒暴露的严重程度:如果被高病毒载量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即使已经接种过疫苗,仍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不同部位的咬伤也影响病毒进入神经系统的速度,如头面部的伤口更容易导致快速发病。
4.时间因素:即使疫苗能够提供长期保护,其效果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某些情况下,加强免疫可能是必要的,比如在疫区长期居住或再次暴露风险增加时。
对于已经接种疫苗但怀疑感染狂犬病或有症状出现,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保持警惕并尽快诊断和治疗是有效应对狂犬病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