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通常选用马或人作为来源,因为这些生物产生的抗体更容易用于人体。对于人源性免疫球蛋白,通常来自经过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志愿者捐献的血浆。
2.免疫动物或人:将先前经过灭活处理的狂犬病毒接种到马等动物中,或通过疫苗接种使志愿者产生针对狂犬病毒的抗体。这一过程能够刺激免疫系统生成特异性的抗狂犬病抗体。
3.采集血液:待动物体内抗体水平达到要求后,从其体内采集血液。对于人源性则从接种疫苗后的志愿者处获取血浆。
4.纯化抗体:通过一系列生化技术如沉淀、超滤和离子交换等方法,从血液中提取并纯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一过程确保了高效和安全的抗体制剂。
5.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对提取出的免疫球蛋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测试,包括效价测定、不良反应监测和稳定性评估,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包装和分发:合格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被进一步加工成可注射的制剂,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和分发,以便临床使用。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提供一种在暴露后立即有效的保护方式,但其防护时间较短。在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后,仍需按时完成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以获得长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