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太溪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调补肾阴,清热降火,有助于缓解阴虚导致的烦躁、失眠等症状。
2.照海穴:
位置: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功效:滋阴清热,利咽喉,对于干咳、口干舌燥等症状有显著效果。
3.涌泉穴:
位置:足底前1/3处,即足底凹陷最深处。
功效:清心安神,补肾固精,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阴虚症状。
这些穴位通过针灸或按摩刺激,能有效改善阴虚火旺引起的不适。建议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