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因差异:
肠癌的发生通常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长期便秘、家族遗传以及炎症性肠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展由良性腺瘤逐渐演变为恶性肿瘤。
痔瘤主要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长期便秘或腹泻、久坐久站以及妊娠期压力增加有关,是一种静脉扩张性疾病。
2.临床表现:
肠癌的早期症状相对隐匿,可能表现为大便形态改变、大便带血、腹痛、腹胀、体重下降及贫血。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肠梗阻甚至远处转移。
痔瘤典型表现为便血,血色鲜红且不与粪便混合,有时伴随脱出或者肿块。一般无其他全身症状。
3.检查手段:
肠癌需要通过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可发现可疑肿物并通过活检确诊。此外还可借助影像学(如CT或MRI)评估分期和转移情况。
痔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肛门视诊和指检,并结合病史分析,必要时可进行肛门镜辅助检查,但无需活检。
4.治疗方式:
肠癌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分期需要联合化疗或放疗。早期发现和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痔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如高纤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干预以及手术切除,具体方案需视其严重程度决定。
肠癌和痔瘤尽管在症状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叠,但其根本区别在于性质的良恶性。对于持续便血或其他消化道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误诊导致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