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引发消化道症状:肠道肿瘤可导致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便血或大便性状改变。具体表现包括:
肿瘤生长后可能造成肠腔狭窄,引起肠梗阻,进而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急性症状。
病变部位破溃时,可能导致便血、黏液便或隐形出血,长期出血会进一步加重贫血问题。
2.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肠道是人体重要的营养吸收器官。肠道肿瘤会破坏正常的黏膜功能,降低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从而引起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乏力等相关症状。
3.诱发炎症或感染:肿瘤的存在可能破坏肠壁结构,增加肠道细菌入侵机会,诱发局部感染并形成脓肿。长期的炎性刺激还可能进一步导致肠穿孔,危及生命。
4.转移和扩散:恶性肠道肿瘤(如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淋巴或血行转移风险,可扩散至肝脏、肺部、骨骼等远处器官。肿瘤转移通常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5.引发系统性并发症:晚期肠道肿瘤可能释放多种致病因子,引发全身反应,如癌性消耗综合征、高代谢状态或免疫抑制。这些变化会使机体更加虚弱,增加治疗难度。
6.影响生活质量:由于肿瘤的持续发展,患者常伴有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心理焦虑或抑郁情绪,显著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肠道肿瘤若未及时干预,风险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大,应高度重视早期筛查和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