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根除治疗。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密切相关,根除后可减缓病情发展,降低癌变风险。
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司匹林。如果必须使用此类药物,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合用胃黏膜保护剂。
2.饮食管理与生活习惯调整
食物应以温和、易消化为主,避免过热、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
减少摄入腌制食物和高盐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可能促进癌前病变向胃癌转化。
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尼古丁会抑制胃黏膜修复,而酒精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加速病情恶化。
3.定期随访与监测
建议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并结合活检了解病情是否有进一步变化。重度肠上皮化生伴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群体,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可以配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检测,辅助评估胃黏膜萎缩程度。
4.药物治疗及胃黏膜保护
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减少胃酸分泌以保护胃黏膜。
在某些情况下,可应用具有胃黏膜修复作用的药物(如铋剂或氨甲环酸类药物),促进胃黏膜再生。
5.心理压力管理
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可能加重萎缩性胃炎的进展,通过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技巧,可以间接改善胃部健康。
重度肠上皮化生虽然属于癌前病变,但并非必然会发展为胃癌。通过有效的病因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延缓甚至阻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