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
食用某些容易产气的食物会导致胀气和频繁排气。例如:
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卷心菜等,进入肠道后经细菌发酵会产生较多气体。
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直接增加胃肠气体含量。
摄入过量乳制品,尤其是乳糖不耐受者,会因乳糖分解不完全在肠内发酵而产气。
2.吞咽气体
快速进食、边吃饭边说话或嚼口香糖会导致过多空气被吞入。这些空气形成气体滞留在胃肠道中,导致胀气和排气。
3.肠道菌群变化
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气体产生异常。例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胀气增多,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
4.消化能力下降
胃肠对某些食物消化不良会增加气体生成。例如,脂肪摄入过多可能减慢胃排空,导致肠道细菌发酵时间延长,气体聚积。
5.特定疾病
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胰腺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乳糜泻等,也可能以胀气为主要表现之一。若伴有腹痛、腹泻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考虑这些情况。
6.精神因素
长期压力或焦虑状态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加剧胀气和排气。同时,这种情况通常还伴有其他如便秘或腹泻等肠道症状。
若胀气和放屁频率显著增多但没有其他异常,调整饮食习惯即可改善;如情况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则应尽早寻求医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