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原因: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组成,它们之间的结构完整性对于脊柱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如脱水、纤维环撕裂等,这些变化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引发腰痛。
2.症状:盘源性腰痛通常表现为持续的疼痛,尤其是在坐位或前屈时加剧。这种疼痛可能伴随下肢放射痛,但一般不涉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如肌无力或感觉异常。
3.诊断:磁共振成像是诊断盘源性腰痛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显示椎间盘的结构变化。仅凭影像学改变不能完全确认病因,还需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4.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而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病例,微创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盘源性腰痛是一种与椎间盘变化相关的常见腰痛类型。早期识别和合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腰部,避免长时间久坐和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