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0-6周):在此阶段,通常需要限制活动以促进骨折愈合。建议尽量减少负重,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支架或拐杖。可以在不移动受伤部位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上肢锻炼,以保持整体健康。
2.过渡期(6-8周):随着骨折的稳定,可以开始进行轻度的关节活动练习。物理治疗师可能会推荐一些小幅度的踝关节和膝关节运动。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改善血液循环和预防肌肉萎缩。
3.恢复期(8-12周):在这期间,可以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渐增加负重。开始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肌肉强化锻炼,如坐姿抬腿、直腿抬高等。水中康复训练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因为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压力。
4.加强期(12周及以后):此时可以进行更具强度的锻炼,如站立抬腿、步行锻炼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提高平衡能力。同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地恢复日常活动,避免突然过度用力。
整个康复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以监测骨愈合情况,并调整康复计划。在进行任何锻炼之前,务必确保获得医生的认可和指导。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营养摄入也有助于骨骼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