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解剖结构:颅底由多个骨骼组成,包括筛骨、蝶骨、枕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重要的生理部位,维持了脑和脊髓的正常结构及功能。
2.病理特点:颅底凹陷常导致脑干或小脑受压。这种解剖性改变不是简单的外力可以恢复的,因为骨骼畸形和位置异常不是通过物理手法可以矫正的。
3.诊断和评估:需要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比如CT或MRI,以评估凹陷的程度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临床上还需综合症状表现,如头痛、眩晕、感觉障碍等。
4.治疗方案: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而非手动调整。手术旨在缓解对神经系统的压迫,增加颅底空间,改善患者症状。不同患者病情不同,手术方式也有所差异。
5.风险考量:正骨复位的理念基于肌肉、关节的调整,对于骨骼内部的复杂畸形没有效果,且误操作可能加重病情。
颅底凹陷症的处理需要专业的医疗评估和干预,采用正骨复位无法纠正这种先天结构异常。应寻求专业的医疗意见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