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白内障形成机制:玻切手术后的白内障通常发生在手术后数月到数年,尤其是核性白内障和后囊下白内障较为常见。这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眼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
2.治疗时机评估:当白内障程度影响日常生活或明显降低视力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视力损害程度以及眼部整体情况综合判断是否适合进行白内障手术。
3.手术方法:标准的白内障手术采用超声乳化技术,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碎片乳化后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对于曾接受过玻切手术的患者,由于玻璃体已被摘除,手术操作可能更复杂,需特别注意后囊膜的完整性以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
4.人工晶体选择:针对曾经接受玻切手术的患者,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非常重要,可根据患者眼部状态选择单焦点或多焦点人工晶体,同时需要避免术后可能出现的视网膜脱离等风险。
5.注意术后管理: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眼药水,并定期复诊监测眼压、炎症控制及人工晶体位置。需重点关注视网膜的健康状况,尤其是术后可能存在黄斑水肿或视网膜裂孔的风险。
通过及时的手术干预和恰当的术后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视力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