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术后初次调试:手术后的首次编程通常在术后2到4周进行。这段时间允许脑内微创手术造成的反应稳定下来。
2.频率、脉宽和电压的设定:
频率一般设置在130-185赫兹之间。
脉宽通常为60-90微秒。
电压会根据患者的需要个体化调整,通常从1伏特开始逐渐增加。
3.症状评估与调整:
调节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改善运动症状,如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同时最小化副作用。
医生可能会根据症状减轻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进行多次调节。
4.随访与再调节:
定期的门诊随访是必要的,以监测起搏器的效果和电池寿命。
电极位置、疾病进展或其他药物使用可能也会影响参数,需要进行再次调整。
5.患者反馈与日常记录:
患者的主观感受与日常生活活动的改善程度是评估调节效果的重要依据。
建议患者及家属记录症状变化及不适反应,以便于医生进行调节参考。
合理的起搏器参数调节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由神经科专科医生进行专业管理。注意定期随访和调整以维持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