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水量的基础计算:一般情况下,煎煮中药所需的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到10倍。例如,如果药材重100克,则需要500到1000毫升的水。
2.初次浸泡:为了有效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先将药材置于锅中,加水至没过药材。然后静置30分钟左右,使药材充分吸水。这一步有助于增强药效。
3.第一次煎煮:初次煎煮时,应加入清水约80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煎煮20到30分钟。最终药液量应控制在300到400毫升,即大约1碗半。
4.第二次煎煮:滤去第一次煎煮的药液后,再向药材中加入约600毫升清水,同样先用大火煮沸,再小火煎煮15到20分钟。最终药液量也应控制在300到400毫升。
5.综合药液量:将两次煎煮得到的药液混合,药液总量应控制在600到800毫升,分为两次服用,每次大约300到400毫升。
煎中药过程中,水量、火候和时间的把握都至关重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