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严重脑损伤后长时间无意识的状态,患者保留基本的生命体征,如心跳和呼吸,但缺乏自发的意识活动。
2.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等神经成像技术显示,植物人状态患者的大脑活动与健康个体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负责意识和高级认知功能的大脑皮质区域表现出极低的活动水平。
3.临床检测中,植物人状态患者对外界刺激如语言、光线和疼痛的反应极为有限或完全不存在。这表明他们无法感知环境,也无法形成记忆或进行复杂的思维过程。
4.少数病例报道中,部分植物人状态患者在长期康复过程中恢复了一定程度的意识,但这类情况非常罕见,且恢复的意识水平通常较低。
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在诊断和监测上不断进步,目前仍未能改变植物人状态患者普遍缺乏意识这一现状。对于处于植物人状态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基础护理和预防并发症,以保障其最基本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