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清洗伤口: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受伤部位,去除表面的污物和细菌。使用温水更为有效,能够帮助软化皮肤。
2.消毒:清洗之后,用医用酒精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3.观察伤口:检查是否有红肿、疼痛加剧或流脓等感染征兆。如果这些症状较轻,可以继续自行处理;如果严重,则应尽快就医。
4.使用镊子:如果虾刺露出在皮肤表面,可以用消毒过的镊子小心取出。取出时应注意不要将虾刺推得更深。
5.热敷:如果无法取出虾刺,可以尝试热敷伤口。热敷可以帮助软化皮肤,并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虾刺排出。
6.涂抹抗生素药膏:涂抹抗生素药膏如红霉素软膏,再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减少感染风险。
7.定期换药:每天至少更换一次绷带或纱布,同时观察伤口是否有好转迹象。
8.就医:如果虾刺深嵌在组织内,或者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如持续红肿、剧烈疼痛、发热等,应立即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务必保持伤口干燥与清洁,避免接触污水和不洁物品,以防伤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