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因和病理机制: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有显著关联。
该病主要由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或T淋巴细胞异常增殖引起。
常见于东亚和拉丁美洲人群。
2.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表现为鼻塞、鼻出血、面部肿胀等症状。
可能出现溃烂性损伤,涉及鼻腔、口腔和咽喉等区域。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重下降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3.诊断方法:
通过组织活检确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56、CD3等标记物阳性。
病理组织中常可检测到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
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4.治疗方案:
通常采用放疗和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SMILE、DeVIC等。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病例,可能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5.预后与随访:
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50%。
定期随访和监测非常重要,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
早期诊断和多学科治疗对提高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预防EB病毒感染以及及时就医能有效降低疾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