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评估体温:每天定时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摄氏度,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生。
2.血液检查:进行全面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化疗后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容易导致感染。
3.感染排查:通过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培养找出潜在感染源,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胸片或CT扫描,评估是否有肺部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
4.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源及病原菌类型,使用广谱或针对性的抗生素。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等。
5.支持性治疗: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可根据需要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严重者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6.免疫增强: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白细胞生成,提升机体免疫力。
7.监测与随访:发热情况稳定后,继续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其他相关指标。
化疗后发热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处理,以防感染进一步加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病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