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术后早期出血
移植手术本身可能会引起尿液中出现少量红细胞。一方面是因为术中操作可能造成轻微的损伤,另一方面新移植肾脏的功能恢复过程中,可能伴随一定程度的血尿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在术后一至两周内自然好转。
2.移植肾功能恢复
刚移植的肾脏在适应新环境时,其血管通透性可能增加,使得少量红细胞进入尿液。这种现象也较为常见,通常不会持续过长时间,且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移植肾功能。
3.排斥反应
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可能导致移植肾血管损伤,从而引发尿隐血。这种情况下,尿隐血可能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尿蛋白升高、移植肾功能指标恶化(如肌酐升高)。需要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4.移植肾感染
感染是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尿路感染和移植肾局部感染,均可能导致尿隐血的出现。感染还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及发热等其他症状。
5.输尿管或膀胱问题
如果移植过程中涉及输尿管吻合部位不完全愈合、狭窄或膀胱黏膜的刺激,也可能在术后表现为隐血阳性。同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亦需警惕。
6.药物导致
有些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或抗凝药物可能干扰肾小球滤过功能,引起一过性尿隐血。
7.其他因素
比如剧烈运动、近期外伤或者输尿管结石形成等问题,在移植患者中虽然不常见,但仍然需要医生进一步排查。
尿隐血提示是否异常,需结合患者移植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来综合判断。如有可疑,应及时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超声等检查,并根据病情特点决定下一步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