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评估结石大小:
小于5毫米的输尿管结石,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大量饮水和药物促排治疗自行排出。每天需保证1500-2000毫升以上的液体摄入,以促进尿液生成,增加冲刷作用。
大于6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的可能性降低,如伴有疼痛、血尿或感染,应及时考虑医疗干预。
2.症状管理: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
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吐药。
长期未排出的结石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引发肾积水甚至感染,需密切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
3.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放松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结石排出。
适量配合利尿药物可能加速结石排出,但需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4.非侵入性或微创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中小型结石,通过震波将结石震碎后随尿液排出。
内镜下输尿管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的结石或嵌顿难排病例。
5.感染控制:
如结石伴随尿路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扩散。
长时间不处理的输尿管结石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包括肾功能损害、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败血症,需依据专业意见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