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炎症反应:手术后局部组织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导致尿液中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炎性细胞或黏蛋白,这些物质在尿液中形成白色絮状物。这种情况常见于术后恢复早期。
2.残余感染:尽管结核肾被切除,但泌尿系统可能仍存在潜在的结核感染或其他细菌感染,特别是在术后抵抗力较低的情况下。感染时尿液中可能含有脓细胞或细菌代谢产物,表现为白色絮状物。
3.尿液酸碱度变化:结核患者由于长期病变可能导致尿液酸碱度异常,手术后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延续。如果尿液中出现磷酸盐或尿酸盐沉积,也会形成类似白色絮状物的漂浮物。
4.术后排泄异常: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因膀胱功能受损或输尿管通畅性改变,导致尿液中混合少量组织碎片或血凝块,这些碎屑也可能以白色絮状物形式排出。
5.药物作用:术后使用抗结核药物或抗生素治疗,有时会引起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增加,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或不溶物。
应及时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尿培养以及必要的影像学评估,以明确白色絮状物的来源,并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