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大小分类:
一般来说,小于5毫米的结石通常被认为是小结石,5-10毫米为中等大小,超过10毫米则属于大结石。15毫米×13毫米的尿结石已经属于大结石范畴,这种结石不太可能通过自然排泄自行排出。
2.可能的症状:
大尺寸尿结石容易导致尿路梗阻,常见症状包括:
剧烈的腰腹部疼痛(肾绞痛),通常表现为阵发性或放射性疼痛。
血尿,由于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血丝或肉眼可见的红色。
排尿困难或尿流变细,尤其当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或膀胱出口时。
感染相关症状,如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和尿痛。
3.潜在的危害:
长时间存在的大结石可能损伤肾脏,引起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
若合并感染,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肾盂肾炎或尿毒症,并可能有败血症的风险。
结石长期嵌顿可能导致尿路狭窄和纤维化。
4.治疗方法选择:
针对这种尺寸的结石,自然排出几率非常低,因此通常需要医学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部分位置较好、硬度较低的结石,但对于较大的结石可能效果有限。
经皮肾镜取石术:通过微创手术直接取出结石,是处理大体积结石的有效方法。
输尿管镜碎石术:适用于结石位于输尿管或距膀胱较近的位置。
开放手术:极少数情况下采用,适用于复杂或伴随严重解剖结构异常的病例。
5.后续管理:
即使成功移除结石,也需关注复发预防。结石形成的高危因素包括饮水不足、高盐或高蛋白饮食、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及家族遗传史。建议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及尿液分析,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及时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是减少并发症和保护肾功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