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控制氨水平:
非吸收性抗生素,如利福昔明,可以减少肠道细菌产生的氨。这类药物通常每天服用一次或两次,具体剂量依个体情况而定。
乳果糖是一种常用的泻剂,通过增加肠道酸性环境促进氨的排泄。建议每日口服2-3次,调整剂量以维持每日2-3次软便。
高蛋白饮食可加重氨的生成,应根据患者情况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推荐每日0.8-1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摄入。
2.纠正电解质失衡:
低钠血症是肝性脑病常见问题之一,应避免快速纠正低钠血症。一般建议每日增加钠浓度不超过10毫摩尔每升。
低钾血症同样需要关注,通过口服或静脉补钾进行纠正,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
3.避免诱发因素:
感染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应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感染,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尿路感染等。
药物过量特别是镇静剂和麻醉剂使用要谨慎,避免引发或加重症状。
消化道出血也是诱因之一,需要通过内镜检查和治疗来控制出血。
4.其他治疗措施:
根据病因不同,肝移植可能是唯一根治方法。适合的患者应尽早评估是否可以进行肝移植。
利尿剂如螺内酯和呋塞米有助于减少腹水压力,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肝性脑病后期治疗复杂,需要多学科合作。患者和家属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控制,定期复诊并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