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醛固酮作用: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在调节体内盐和水分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当醛固酮水平过高时,会导致钠和水的过度保留,从而增加血容量,引发高血压。同时,醛固酮还促使钾排泄增加,导致低钾血症。
2.病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通常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肾上腺腺瘤:约占病例的30-50%。
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约占50-60%的病例。
罕见的情况包括单侧肾上腺增生或遗传性疾病。
3.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并且对常规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肌肉无力、疲劳、头痛、多尿和夜尿等,这是由于低钾血症引起的。
4.诊断:诊断包括测量血浆醛固酮浓度和肾素活性。如果醛固酮浓度升高而肾素活性降低,可以考虑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一步的检查可能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确定是否存在肾上腺肿瘤或增生。
5.治疗:治疗目标是控制血压和纠正电解质失衡。具体方法包括:
手术:对于肾上腺腺瘤,推荐进行肾上腺切除手术。
药物: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或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患者,可使用矿物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可治疗的高血压病因,及早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和电解质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