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的核指的是什么

2024-10-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中的“核”指的是原子核,通常是氢原子的原子核。

1.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它主要依赖于人体内氢原子的行为,因为水和脂肪中的氢原子在人体中含量丰富。

2.氢原子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组成,这些质子具有自旋属性。在强磁场下,这些质子会排列成特定的方向。

3.当外部射频脉冲应用于这些排列的质子时,它们会吸收能量并改变自旋状态。随后,当射频脉冲停止后,这些质子会释放能量并恢复到初始状态。

4.释放的能量会被MRI设备检测到,并且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详细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和诊断各种病变,如肿瘤、炎症、血管疾病等。

核磁共振成像利用了氢原子的原子核性质,通过检测这些原子的行为变化来生成高分辨率的人体内部图像,用于医学诊断和研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