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眼袋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这类疾病包括麦粒肿(睑腺炎),结膜炎等。
治疗方式:
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药膏或滴眼液,如红霉素眼药膏;
温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有助于减轻疼痛并促进脓液排出;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要就医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过敏性因素
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眼袋部位疼痛和肿胀,如接触了某些过敏原(例如花粉、尘螨等)。
治疗方式: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
冷敷可以有效缓解肿胀和疼痛。
3.外伤性因素
外伤或者摩擦也能引发局部疼痛和肿胀,常见于玩耍时意外碰撞或揉搓眼睛。
治疗方式:
冷敷处理,以减少肿胀,每次5-10分钟,每小时一次;
避免揉眼睛,防止进一步损伤;
如果有开放性伤口,需小心清洁并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
4.其他可能情况
鼻泪管堵塞:一些新生儿和婴幼儿会因鼻泪管未完全发育致使泪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眼袋区域疼痛。
疗法包括按摩泪囊区和医生指导下进行泪道冲洗。
尽量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症状变化。在儿童眼袋部位疼痛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咨询专业医疗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