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免疫抑制治疗
皮质类固醇:大剂量的甲泼尼龙(约500-1000毫克/天)冲击治疗通常持续3至5天,然后逐渐减量。该方法有助于快速缓解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约750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月)与类固醇联合使用,以进一步控制疾病活动。
2.支持疗法
血液监测: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若出现急性贫血可能需要输血。
氧疗:根据患者氧饱和度情况,必要时需要高流量氧疗甚至机械通气支持。
3.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血浆置换:适用于对常规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每次置换3至5个等离子体积,通常为每日或隔日进行数次。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每公斤体重0.4克/天,连续5天,用于调节异常免疫反应。
4.预防感染
抗生素: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应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继发性感染。
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是提高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降低弥漫性肺泡出血相关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