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具体而言,选择性蛋白尿指数通常通过测定尿液中白蛋白和总蛋白的浓度,然后计算白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来确定。其公式为:
SI={尿白蛋白浓度}÷{尿总蛋白浓度}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诊断:高选择性蛋白尿(SI>0.8)通常提示肾小球基底膜的选择性通透性损伤,常见于儿童的微小病变肾病(MCD)和轻微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低选择性蛋白尿(SI<0.5)则常见于膜性肾病(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和其他严重的肾小球损伤疾病。
2、预后评估:高选择性蛋白尿患者通常对治疗反应较好,预后较佳;低选择性蛋白尿患者则预后较差,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3、治疗指导:选择性蛋白尿指数还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高选择性蛋白尿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更为有效,而低选择性蛋白尿患者则可能需要更广泛的治疗策略。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是评价肾小球疾病的重要工具,通过该指数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的性质、预测预后以及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