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理诊断:确定肿瘤的性质是首要任务。通过活检等方法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2.影像学检查:CT、MRI、超声等影像学手段能够帮助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3.分期评估:对于恶性肿瘤,通过分期(如TNM分期)评估其扩散和侵袭程度。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4.多学科会诊:通常,肿瘤的治疗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包括肿瘤内科、外科、放射治疗科和病理科等,共同制定最优治疗策略。
5.治疗方案:
手术:适用于局限性肿瘤,是许多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常用于局部或区域性肿瘤。
化疗:使用药物杀灭癌细胞,适用于广泛性或全身性的癌症。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新兴的治疗方式,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或增强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
6.后续随访:治疗后的随访和监测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诊断出肿瘤后,不必过于恐慌。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