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多个亚型,每个亚型的预后不同。低度恶性淋巴瘤,如滤泡性淋巴瘤,通常进展缓慢,5年生存率在70%以上。高度恶性淋巴瘤,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虽然进展较快,但通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5年生存率约为60%至70%。
2.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早期(I-II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80%至90%。晚期(III-IV期)的5年生存率则降低,但通过现代治疗手段,部分患者仍能获得良好效果。
3.患者的年龄、总体健康状况和其他合并症也会影响预后。年轻且无其他重大健康问题的患者通常比老年患者或有其他重大健康问题的患者预后更好。
4.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反应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近年来,靶向治疗和CAR-T细胞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5.国际预后指数(IPI)是评估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常用工具,包括年龄、疾病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全身受累情况及患者体能状态五个变量。根据这些指标,IPI将患者分为不同风险组,不同风险组的预后显著不同。
预后依赖于具体类型、疾病分期及患者个体差异。定期随访和积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