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扫描:这是初步筛查脑梗死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发现大面积的脑梗死和排除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MRI):具备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早期发现小面积的脑梗死病灶,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非常敏感。
血管成像:如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可以评估脑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有助于评估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
凝血功能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血凝异常。
心电图(ECG):检测心脏功能,排除心源性脑梗死的可能性。
3.临床评估
神经系统体检: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如意识状态、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
病史采集: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以及近期发病情况,全面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和病情发展。
脑梗死的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三方面综合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减轻后遗症的发生。当出现突然的言语障碍、肢体无力、意识改变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