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统感染:
尿路感染(UTI)是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生率在女性中较高,约为50%。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及排尿时疼痛。
治疗一般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左氧氟沙星,通常疗程为3-7天。严重者可能需要住院输液治疗。
2.性传播疾病:
包括淋病和衣原体感染等。淋病的发病率约为100万例/年,而衣原体感染为300万例/年。
诊断后需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用于淋病,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用于衣原体感染。
3.外界刺激:
过度清洗、使用香氛卫生用品或不适当的避孕措施等均可导致尿道灼热。
建议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温和无香型的清洁用品。
4.其他因素:
尿道狭窄、结石或肿瘤等也可能引起尿道灼热感。
对于这些情况,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膀胱镜、影像学检查等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尿道灼热感的原因多种多样,准确诊断至关重要。在症状初现或持续存在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并发症。避免盲目用药及自我诊断,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