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通常由长期肝损伤引起。随着病程进展,肝脏会形成结节,这些结节可以是再生结节(良性)或恶性结节(如肝癌)。
2.一般来说,肝硬化患者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是至关重要的,以监测结节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小于1厘米的结节大多为良性,可以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其变化。
3.对于1-2厘米的结节,需要结合血清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和其他影像学特征来判断其性质。如果存在怀疑,通过动态增强影像(如CT或MRI)及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
4.当结节大于2厘米时,尤其是在影像学上显示出增强模式异常(如动脉期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洗脱),则需要高度警惕肝细胞癌(HCC)的可能性。这时应尽快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来确诊,并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
5.对于有慢性肝病背景的患者,定期筛查和早期发现肝癌非常重要。推荐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
即使结节大小不足以直接诊断为肝癌,其形态、血供特征以及随时间的变化都需要密切监测和评估,任何异常变化均需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