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蜂蜜中主要含有两种糖: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比果糖更容易结晶,当蜂蜜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溶解度时,便会发生结晶。
2.温度对结晶有显著影响。温度在10-15摄氏度时,蜂蜜最容易结晶;低于此范围,结晶速度减慢,高于此范围,结晶可能完全停止。
3.结晶速率还与蜂蜜的水分含量有关。水分含量低于18%的蜂蜜更容易结晶,而水分较高的蜂蜜则不容易出现沉淀。
4.不同品种的蜂蜜,其结晶倾向也不同。例如,油菜花蜜、向日葵蜜等含有较高比例的葡萄糖,因此更容易结晶。而龙眼蜜、荔枝蜜等含有较高比例的果糖,则不易结晶。
5.另外,微小的粒子如花粉、气泡等可以作为结晶核,加速结晶过程。
蜂蜜的结晶是自然现象,不影响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如果需要恢复液态,可以将蜂蜜瓶放入温水中加热,使结晶重新溶解。避免使用过高温度,以免破坏蜂蜜中的有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