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评估和初步处理:
应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和血压。
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
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后续药物和液体的输注。
2.补液治疗:
通常首选0.9%氯化钠溶液,第一小时快速输注1-1.5升,以纠正脱水状态。
之后根据病情调整补液速度,一般每小时250-500毫升,直到血糖水平下降至250mg/dL以下。
3.胰岛素治疗:
初始给予静脉推注短效胰岛素(0.1单位/公斤体重)。
随后进行持续静脉滴注,每小时0.1单位/公斤体重,目标是使血糖每小时下降50-70mg/dL。
4.电解质管理:
血钾水平低于5.2mmol/L时,应开始补钾,通常每升输液中加入20-30mmol氯化钾。
必要时监测其他电解质,如钠、钙和磷,并适当补充。
5.酸碱平衡:
严重酸中毒(pH<6.9)时,可考虑使用碳酸氢钠,但一般不建议常规使用。
6.病因治疗和监测:
查明并处理诱因,如感染、心肌梗死或其他应激因素。
持续监测血糖、血钾和其他电解质水平,以及血气分析等重要指标。
及时识别和有效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