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燥湿是指通过使用具有干燥性质的药物或饮食,帮助身体减少湿气。常见的燥湿药物包括苍术、白术等。这类药物一般具有辛温或苦温的特性,通过发汗、健脾等方式达到燥湿的效果。适用于寒湿证、湿阻中焦等情况。
苍术:具有辛温、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寒湿阻滞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白术:具有苦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导致的水肿、泄泻等症状。
2.祛湿则是指通过使用能够排除体内湿气的药物或方法,使体内湿气得以排出,从而恢复体质平衡。常见的祛湿药物有茯苓、薏苡仁等,这类药物一般具有淡利渗湿、健脾利水的特点。适用于湿热证、水湿停滞等情况。
茯苓:具有甘淡、渗湿利水、健脾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湿停滞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薏苡仁:具有甘淡、渗湿利水、健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痹痛、湿疹等症状。
燥湿多用于湿气偏重的脾胃系统疾病,而祛湿则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的湿气相关问题。两者虽然都针对湿气,但方法原理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