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腺瘤和息肉有什么区别

2024-10-2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肠腺瘤和息肉虽然都可以在肠道内发现,但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肠腺瘤是一种腺体来源的良性肿瘤,可能有恶变的风险;而息肉则是一种黏膜凸起,可以是炎症性的、增生性的或腺瘤性的,不同类型的息肉其恶变可能性也不同。

1.形成机制:

肠腺瘤:主要由肠道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属于腺体来源的肿瘤,具有肿瘤特征。

息肉:一般是由于黏膜异常生长所引起,可以是炎症导致的,也可以是增生性病变或腺瘤性病变。

2.恶变风险:

肠腺瘤:有明显的恶变潜力,研究表明约10%-30%的腺瘤会逐渐发展为结直肠癌。

息肉:息肉的恶变风险取决于其类型。增生性息肉通常不具备恶变倾向,而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尤其是大于1厘米的息肉。

3.显微镜下特征:

肠腺瘤:显微镜下可见异型性细胞,细胞结构紊乱,具有一定的异型性。

息肉:炎症性息肉通常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增生性息肉表现为正常细胞的过度增生,腺瘤性息肉则与肠腺瘤的显微特征类似,但呈现局部性。

4.临床表现:

肠腺瘤: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腹痛、便血、贫血等症状。

息肉:体积较小的息肉通常无症状,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或便血等。

5.治疗与预防:

肠腺瘤:需要定期监测,通过肠镜切除是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类型进行处理,腺瘤性息肉建议切除并定期随访,其他类型的息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尽管肠腺瘤和息肉在某些方面相似,但二者在形成机制、恶变风险、显微镜下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等多方面均有显著差异,需要区别对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