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捐献者角膜:角膜移植主要来源于已故捐献者的眼角膜组织。捐献者通常在去世后24小时内进行眼角膜摘取,以确保角膜质量和使用效能。
2.供体角膜分类:
标准型供体角膜:这种角膜来自没有重大眼病史或全身感染疾病的已故捐献者。适用于大多数角膜移植手术。
高风险供体角膜:这种角膜来自存在一定风险因素的捐献者,例如高龄捐献者或有疑似传染病史的捐献者。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经过严格筛查仍可用于某些特定情况的移植手术。
活体捐献角膜:在极少数情况下,活体捐献者可提供部分角膜组织,通常是角膜缘干细胞,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角膜疾病。此方法较为罕见且复杂。
3.法规与伦理:角膜捐献和移植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捐献程序需经过严格的同意流程,包括家属同意和医学评估,以保障供体和受体双方的权益。
4.储存与运输:采集后的角膜需在适当条件下储存和运输。通常采用特殊保存液,并在4℃左右的低温环境中保存,最长可保存14天,但通常尽快移植以确保最佳效果。
角膜移植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显著改善视力,甚至恢复失明患者的光明。供体角膜资源有限,呼吁更多人体器官捐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