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激光治疗:
点阵激光:通过微小的激光束作用于皮肤,促进胶原蛋白的新生。通常需要3-5次治疗,每次间隔4-6周。
皮秒激光:利用超短激光脉冲改善皮肤质地和色素沉着,对于浅表性痘坑有较好效果。
2.填充疗法:
自体脂肪移植:将患者自身脂肪抽取出来后注射到痘坑区域,以填平凹陷。效果可以维持数年,但需要专业医生操作。
透明质酸填充:通过注射透明质酸来填充痘坑,效果立竿见影,但需定期补充,通常维持6-12个月。
3.化学剥离:
中浅层化学剥离:使用化学药剂如果酸、三氯乙酸等剥落皮肤表层,刺激新皮肤生长。一般每4-6周进行一次,约需3-5次。
深层化学剥离:适用于较深的痘坑,但风险较大,恢复时间较长,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皮肤情况、经济条件及医生建议。护理过程中应避开阳光直射,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辛辣饮食以减少二次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