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生率:管状绒毛状腺瘤在结肠息肉中较为常见,属于腺瘤性息肉的一种。根据研究,约有15-25%的结肠息肉是管状绒毛状腺瘤。
2.结构特点:这种腺瘤既包含管状结构,也包含绒毛状结构。管状结构类似于正常腺体,而绒毛状结构则呈现出指状突起,两者相结合使其外观更复杂。
3.恶变风险:管状绒毛状腺瘤的恶变风险介于纯管状腺瘤和纯绒毛状腺瘤之间。大约有20-30%的管状绒毛状腺瘤会发展为结直肠癌。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4.病理检查:确诊管状绒毛状腺瘤通常通过肠镜检查并结合病理学检查。取样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确定其性质和恶变程度。
5.治疗方法:对于发现的管状绒毛状腺瘤,通常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如果腺瘤较大或涉及范围广泛,可能需要手术切除以防止恶变。
6.随访与监测:切除腺瘤后,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确保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或新生息肉。通常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虽然管状绒毛状腺瘤本身不是癌,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及早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定期筛查和随访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措施。